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法文苑 > 法官风采
奋进西法人 | 宋健:一个践行长期主义的法官
作者:龚星  发布时间:2022-01-27 18:53:29 打印 字号: | |

“在法言法” ,博士法官的学术道路


十年前,宋健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考入西城法院分配至民四庭工作。当时的民四庭是主要负责审理保险合同纠纷、公司类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和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的商事专业审判庭。当年的庭长,如今的副院长王元田曾经说过一句令他念念不忘的话:“上学时你们自己花学费学习法律,在这里法院给你工资学习法律”。得益于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宋健跟随自己的师傅们打下了良好的商事审判基础。入院当年,他以刺破公司面纱为题撰写的案例分析便入选了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在凝聚民四庭集体智慧的《公司法典型案例与裁判解析》一书中,宋健也参与编写了十余篇具体案例。审判实践与研究成果的顺利转化,让宋健真正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繁忙的实务工作之余,怀着继续锻炼研究能力的追求,宋健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在法学所攻读民商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开题时,他选择以无效合同作为主题。为了尽可能全面了解合同无效问题的全貌,宋健决定贯彻一个长期主义者的选择:搜集北京法院在1998年至2018年二十年间,所有能够找到的有关无效合同的裁判文书,检索总数超过了两万五千余件。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一篇篇浏览这些文书,从中找出4000余篇具有研究价值的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期间,宋健越来越坚信,20年来法官前辈在每篇判决里的说理论述是真正不可多得的学术富矿,只要沿着这条实证法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挖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终,这篇以债权效力与债务不履行为主线,以论证“无效合同有效化处理”现象合理性为主题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用啥学啥” ,爱学同事的多面专长

在审判专业之外,宋健也是同事眼中的问题解决能手。有同事戏称宋健是“半个技术室”。除了日常技术问题外,宋健与他人合作顺利开发了数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小工具。例如在批量案件办理过程中,如何高效稳定地自动生成裁判文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虽然自己不懂编程,但通过与他人合作开发,一种简便易学的批量文书生成工具便可替代原先难用难学的邮件合并功能,大大提高了生成文书的格式稳定性与数据准确性。此外,宋健还与他人合作开发了批量查询当事人身份信息功能,从此告别了手动复制粘贴的时代。

外语方面宋健也是一把好手。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宋健作为英语特长的法院志愿者加入会议筹备工作。除英语外,宋健还自学了日语,目前正在翻译一本合同法方面的学术专著,选题已经通过出版社立项。


“成果丰硕”,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未来

作为北京法院第四批员额法官,宋健在商事审判一线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在保持审判质效稳居前列的同时继续注重实践经验向理论成果的转化。2021年,宋健法官撰写的某清算责任纠纷判决书荣获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三等奖,以同案撰写的案例分析获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三等奖。除此之外,宋健法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金融理论与实践》《人民司法·应用》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还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了《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法院金融审判工作的统计分析》等课题。



追求司法价值的道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宋健认为只有长期的累积才能得以成就。潜心办案,日拱一卒,就是法院人最好的成长方式。








 
来源:西城法院
责任编辑:左宁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1号 电话:010-12368 传真:010-82299033